雷射微米通道植體18天有效提升植牙關鍵細胞反應

雷射微米通道植體18天有效提升植牙關鍵細胞反應

雷射微米通道植體18天有效提升植牙關鍵細胞反應|台灣大學發表於IJMS的最新研究報告


雷射微通道結構,開啟植體表面處理的新紀元

在植牙技術日新月異的今日,如何提升植體與骨組織的結合速度與穩定性,是所有醫師與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。近期由台灣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(IJMS)》的研究指出,具有雷射製造微米通道結構的鈦金屬表面,在細胞層級展現出令人注目的骨整合潛力



研究背景與目的

本研究旨在探討 Nd:YVO₄ 雷射在鈦金屬表面產生的微米通道結構(microchannel patterning,是否能提升前骨細胞(pre-osteoblast)在體外的生物反應,進而推論其在臨床上的骨整合效益。


實驗設計與方法

  • 研究材料:三種表面處理植體樣本:
    1. 傳統研磨處理(G
    2. 酸蝕+噴砂處理(SLA
    3. 雷射微通道處理(L
  • 細胞模型HEPM(人類胚胎腭部間葉幹細胞)
  • 分析項目:細胞增殖、基因與蛋白表現(COL1A1DCNTNFRSF11BSPP1)、礦化能力(Alizarin Red S 染色)

核心發現

1. 細胞增殖提升

雷射處理組(L)在 3 天內的細胞數量,顯著高於其他處理組,顯示微米通道結構能有效促進細胞附著與生長。PDL雷射植體微米通道結構能有效促進細胞附著與生長

2.骨生成基因與蛋白表現增加

L 組在 COL1A1DCNSPP1TNFRSF11B 等骨生成相關基因的 mRNA 與蛋白層級表現皆顯著提升,顯示細胞分化趨勢活化。
PDL雷射植體在骨生成基因與蛋白表現顯著增加

3.礦化能力強化

在第 18 天的 Alizarin Red 染色中,L 組出現最多的鈣鹽沉積,顯示其細胞具備更強的鈣化與骨基質生成潛力
PDL雷射植體顯示其細胞具備更強的鈣化與骨基質生成潛力

臨床意義與技術應用

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:

PDL®雷射表面處理形成的微米通道及微奈米結構,不僅能提升細胞層級的生物反應,亦有潛力成為提升骨整合效率的重要創新技術。

相較傳統 SLA 表面,PDL®雷射處理技術具備以下優勢:

  •          無化學污染:僅使用物理能量處理,表面純淨度高。
  •          高精度結構:能控制通道深度與寬度,有助於誘導細胞排列與導向。
  •          潛力應用於早期負重與高風險患者


原始研究連結與引用

  •          論文標題:Titanium Surfaces with a Laser-Produced Microchannel Structure Enhance Pre-Osteoblast Proliferation, Maturation, and Extracellular Mineralization In Vitro
  •          發表期刊: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(IJMS), 2024
  •          DOI: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ijms25063388


© 2025 Biomate Swiss GmbH I 百瑞仕植體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