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拔即種穩定性研究|PDL® 雷射表面穩定性優於 SLA 表面處理
即拔即種穩定性研究|PDL® 雷射表面穩定性優於 SLA 表面處理
即拔即種植牙挑戰穩定性,PDL® 雷射表面展現臨床優勢
埃及開羅大學Professor Dr. Amr Hosny Elkhadem進行的醫學研究證實,在即拔即種(immediate extraction implant)情境中,植體初期穩定性(ISQ)是決定是否能成功早期負重與避免失敗的關鍵。開羅大學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,比較 PDL® 雷射植體與 SLA 表面植體在 12 週內的穩定性變化。
結果發現:PDL® 植體在術後各時間點皆維持更穩定的 ISQ 值曲線,尤其在關鍵的第2~6週顯著優於 SLA 植體,顯示其在即拔即種的臨床應用中具有明確優勢。
研究設計與方法
- 研究類型:隨機對照臨床試驗(RCT)
- 研究對象:23 位患者,共 30 顆前牙拔除位點
- 分組方式:
- Group A(PDL® 雷射處理植體)18 顆
- Group B(SLA 酸蝕噴砂植體)14 顆
- 測量工具:共振頻率分析儀(RFA),測得 ISQ 值(植體穩定係數)
- 觀察週期:術後第 2、4、6、8、12 週
核心實驗數據比較
ISQ平均變化趨勢
第12週
時間點
PDL®
組 ISQ(平均±SD)
SLA
組 ISQ(平均±SD)
顯著差異
術後當天
61.96 ± 10.04
61.48 ± 10.96
無差異
第2週
59.55 ± 6.93
54.30 ± 8.09
✅ 趨近顯著 (p=0.057)
第4週
58.48 ± 6.19
54.14 ± 7.55
✅ 趨近顯著 (p=0.084)
第6週
62.83 ± 5.94
61.03 ± 7.26
無差異
第8週
64.55 ± 5.93
63.52 ± 8.68
無差異
72.65 ± 7.38
70.35 ± 5.71
無差異
重點觀察: SLA 組在第 2~4 週出現明顯穩定性下滑("Stability Dip"),而 PDL® 組則表現出更平順、穩定的曲線變化,顯示雷射表面有助於穩定骨癒合。
臨床意涵
- PDL® 雷射表面提供良好表面粗糙度與潤濕性,促進骨細胞附著與血管新生
- 在即刻植牙中降低植體微動(micro-motion)風險,提高成功率
- 適合應用於:
- 前牙區即拔即種
- 美學敏感區域早期負重
- 骨條件尚可但軟組織較薄的患者
- 論文標題:Implant Stability Changes For PDL Versus SLA Treated Surfaces In Immediate Extraction Case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
- 發表單位:開羅大學牙醫學院植牙科
- 作者:Dr. Amr Elkhadem, Cairo University
- 研究結果發表於:Biomat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Dental Implant 2021
- ISQ 數據來源:RFA 裝置測試,每次取 4 點平均值
- 觀察期間:共 12 週穩定性追蹤
- 核心結論:PDL® 植體表面在即刻植牙中展現更穩定的初期癒合表現